{(MainTitle)}
初踏征程,研途漫漫-Bottle小站
{(MainTitleEnd)}
{(PostTitle)}初踏征程,研途漫漫{(PostTitleEnd)}
{(PostDate)}20250316{(PostDateEnd)}
{(PostContent)} 秋散冬至,冬去春来。
不知从何时起,人生的时间轴像开启了倍速效果一样开始飞速推进起来。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发觉距离我离开高中竟然已经过去 4 年多了,本科生涯如白驹之过隙。
现在研一上学期也是一晃就过去了,才眨个眼这年就过完了,马上又要开学了(~~写完这篇总结时已经开学了~~😂)...火速赶来博客写写总结。
<bblock style='display:none'>
{
"src":"https://api.xbottle.top/ne/url/2666861867",
"cover":"https://api.xbottle.top/ne/cover/2666861867",
"title":"朗朗",
"artist":"さとう。",
"loop":"false",
"float":"right"
}
</bblock>
## 1. 本科毕业前的一段时间
说起来我还没怎么在博客上记录过考研复试之后到本科毕业前这一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details>
<summary>展开查看这段时光</summary>
首先是 4 月 12 日收到了拟录取通知,这一刻真的感觉过去一年的努力都被认可了 TAT:

> 这截图还真挺巧,发了这条消息之后,晚上咱就收到通知了。
随后这段时间咱主要在忙着写毕业设计,可以说这段时间是我本科四年过得较为轻松的一段时间了(其实也没多轻松,好在毕设是我想写的类型),每天可以写写毕设,写累了就看看动画番剧或者去学校北门附近的电影院看看电影,顺带旁边还有麦当劳吃(学校这个校区真的是风水宝地啊),晚上还可以在学校里跑跑步。没有恼人的杂活,也没有繁重的、做起来没什么意义的课程作业和报告。
寝室内大部分时间只有我和另一个室友,甚至有好几天寝室里只有我一个人(一个人独享宿舍可不要太爽),那个室友不在的时候寝室可谓是宁静很多,我也得以能安安静静地写完毕业设计的关键部分。
我毕设定的题目是一个音效自动分类索引系统,涉及到了一些分布式计算的设计。说到分布式那当然少不了并发和并行的问题,可把我给坑惨了。(这题目还是我自己定的,感觉我已经不止一次坑自己了,能力不足但有时候就是会逞强)
最开始老师给的毕业论文 Deadline 是 4 月 30 日,结果咱一直在改代码,总想做的更好,直到 4 月 24 日发现代码再改下去时间要不够了,才开始写论文初稿。
到了 4 月 30 日那当然是写不完了,不过还好大伙儿都没写完,老师只能说 5 月 5 日再交...于是我老病再犯——又回去改毕设代码了。5 月 2 日的时候大概写完了系统设计和单元测试的部分程序,顺带和 Word 排版战斗了大半天(老师给的模板中标题图名编号啥的全都是写死的,光是把这些地方改成域代码就花了我不少时间( ╯□╰ )),勉强算是写到了第 16 面。
5 月 2 日晚上 9 点我突然发现代码中有一大部分的设计不合理,只得火速回炉重造,一直改到了 5 月 3 日凌晨 2 点左右。神奇的是简单改了 BUG 后代码竟然能成功运行起来,几乎一次通过了(自己写毕设看来真的能锻炼各方面能力)。
5 月 4 日,程序在并发上又出现死锁问题了,这一会儿是真的后悔毕设整了个这么复杂的选题。好在忙活了半天算是把死锁给解决了,~~408 学到的知识最有用的一回~~。感觉处理死锁的过程有当拆弹砖家的感觉。
5 月 5 日全力继续写论文,一直熬夜到了次日凌晨四点半,算是把论文中的系统设计部分差不多快写完了,这会儿核心内容已经有 2w 字了,系统实现部分甚至还没有写。(现在想我也是闲的蛋疼,写这么多干嘛)
5 月 6 日我先把半成品论文提交给老师了,老师就说了一句“好的”。看来老师也没有很急,那我还是接着继续写吧...
随后直到 5 月 10 日,我又回去改程序了,值得庆贺的是我成功解决了毕设里困扰了我十多天的并发和段错误问题,感觉吃饭都香了有木有( ̄▽ ̄)。
5 月 11 日拼出了毕设的前端主界面,这也是咱第一次尝试用 Electron 写桌面应用。界面如下:

5 月 13-17 日继续写程序写到脑袋发昏,5 月 17 日凌晨的时候终于把毕设的核心模块的代码全部都写完了。当天晚上 20 点总算是把论文初稿给写完了,把论文丢到免费查重站,查出来全都在 8% 以下,看来是不用刻意去降重了(毕竟几乎都是自己写出来的),于是提交到了毕设管理系统中。
5 月 21 日的时候获悉第一场答辩空降于 23 日,实在是赶不上了(PPT 还没做完,程序要演示的话还需要优化一下),最后我参加的是 5 月 28 日的第二场答辩。
令人想吐槽的点来了,直到 5 月 28 日中午,老师都没有审核我的论文(这段时间已经催了好几次了),没有审核的话就没有查重报告。到最后还是老师把她的账号密码给我让我自己审论文,才勉强赶上答辩。答辩前 10 分钟咱才把查重报告打印出来,午饭都没时间吃。(内心想法:“老师您真有这么忙吗😇”)
好在 5 月 28 日下午咱成功通过了毕设答辩,本科的学业也算是要圆满结束了。
5 月 30 日,朦胧雨日,首先咱和整个年级的同学一起拍了毕业照,随后和班上同学拍了一张(甚至班上人都没来齐,稀稀拉拉的...比如我那个室友就没来)。晚上看了一眼毕业照,发现摄影师是用仰角拍的,镜头里大家都显得很脸圆,再加上本身就在下雨,环境较为阴暗...感觉这张毕业照能参选我人生中最丑的一张照片了😂。

然后毕设导师又开始拖了...催了老师好几天,直到 6 月 5 日老师都没审核我的论文终稿。按理来说这会儿应该是老师催我们啊,怎么还反过来了...
6 月 7 日,我拿到了学校发的纪念徽章:

6 月 10 日,毕设导师总算把我终稿的审核给通过了,不容易啊(lll¬ω¬)。
6 月 12 日中午,去学院楼把毕业设计材料交给老师了,至此我的毕业设计也算是彻底结束了。比较惊喜的是在一楼发现学院把我当考研之星展示出来了😂,也算是在母校留下了些痕迹吧!
还有一件印象比较深的事是这天去了食堂的一个窗口,食堂阿姨说好久不见,问我是不是要毕业了(っ °Д °;)っ。
说到这里,想起来食堂里很多我喜欢吃的窗口都关了或者换商家了,有些味道我还真挺怀念的。
6 月 13 日上午,我拿到了学位证和毕业证,辅导员也发布通知说可以离校了。看着手上的这两份证书,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两份证书说重也不重,但作为我人生中一个重要节点的证明来说还是沉甸甸的。

6 月 15 日,我回到了家中,也算是和本科学校彻底再见了,有缘再会!(值得一提的是这都最后一天了,宿舍竟然还停水停了 6 小时,好歹在最后给我留点好印象吧(;´д`)ゞ)
看到清空后的床位,感慨万分,拍了一张照:

这一节的最后附上最后这一段时间内咱拍的一些照片。

> 空无一人的废弃自习室。


> 黑板上学长学姐们曾经留下的话语。

> 这三年来每次我跑完步都会在这里拉伸一下。
</details>
**PS**:毕业后偶然看到了本科学校发的招生信息,发现我就读的专业被砍了,今年不招人了,这下算是和专业一起毕业了😂...
## 2. “在?”
回到家里还没有多少天,6 月 17 日的时候研究生导师突然给我发了一个“在?”的消息,看得我心里一咯噔。
为什么会一咯噔呢?其实早在 4 月 2 日复试成绩出来后我就联系这位导师了(**他也是面试我的一位老师**),导师觉得我挺不错的,就免二次面试了,同意让我入组,建议我提前入组学习,先看看论文。但是我当时还在写毕设,就跟导师商量晚点入组,导师也同意了。
结果我这个毕设选题把我硬控了将近两个月,这期间我也没有再联系导师,论文啥的也没咋看。
我回复了“在的”之后,导师问我有没有看论文、方向有没有选定,真的是致命二问,我只得老实回答没有。
好在导师脾气还不错,发了个流汗的表情后给了我几个备选方向,让我尽快选定方向,读十几篇论文,并每周参加组会。
于是我看了一天的综述论文和文章介绍,6 月 18 日的时候选定了做模型后门攻击这个方向。
* **PS**:后来开组会的时候我才知道,我是组里第一个做这个方向的,也算是拓展了课题组的研究面了😂...
暑期入组后,除了看了些论文外,我还帮着组里写了一些项目申请书,做了些调研啥的,感觉还...挺新奇的吧。整个暑假我一直都在进行线上作业,没有去实验室。
* **PS**:后来开学后和师兄交谈的时候,师兄还调侃我到:“当时导师还以为他看错人了,怎么新生这么不积极,两个月了一点动静都没有。结果你写了些申请书后他又说他没看错人。”😂
## 3. 拿到录取通知书
7 月 2 日,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邮寄到了家里。感觉我拿到通知书时的心态已经和本科的时候截然不同了。本科那会儿还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对未来的期待,现在却是稍许带着些对研究生生活的忐忑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开心的那一刻大概是查初试成绩,以及出复试成绩看到自己名列前茅的那会儿吧。
看到通知书,我爸倒是比我要更开心,他还专门发了个朋友圈祝我研途顺利,也感谢老爸的祝福!艰辛的备考过程我能一路走来,少不了爸妈在我背后的支持和鼓励!

## 4. 抢寝室
8 月 21 日,宿舍位置算是分配下来了,我们学硕的男生大部分都住在校外的一个宿舍楼里,几乎全都是四人间。这栋楼离几个校区都还有些距离,上课不方便,宿舍内还都是水泥地,当时真感觉有点幻想破灭了...直到我看到了校内几所宿舍的环境,突然又感觉这个宿舍楼还挺好的😂,除了远些外,环境其实还不错,交通也很方便,随时能回家,梦回大一时住的常青公寓...
* 老实说,我以前梦想着读研的时候能住上二人间来着...( ╯□╰ )
晚些时,我在学生群里联系到了现在的室友。说来也巧,复试的时候我和现在的两位室友都同组,也住在同一个酒店。这天正好其中一位室友在群里发了个帖子说要找室友,被我看到了,我就联系了他,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8 月 22 日上午开始抢宿舍,不出所料,选寝系统刚开就网关错误了,万级并发都抗不住啊喂,土豆服务器的网络容量疑似有点小了。好在我还是挤了进去抢到了较低楼层的空四人间。
报道前几天,室友去探了一下宿舍的情况,惊喜地发现我们宿舍**每个床位都还配有床帘**(可能是上一届学长留下来的?),真不戳啊!
## 5. 入学报道
9 月 5 日开始入学报道,老实说入学报告这几天的进程安排得是真紧张,四天内要完成入学报道、入学教育、导学双选、选课、英语免修申请、银行卡办理这些事...
### 5.1. 首日
这天我 10:30 左右就到了宿舍,随后在几个校区之间往返奔波,天气还挺热,汗真的是流了一身(lll¬ω¬)...
比较想吐槽的是下午 1 点时好不容易走到了校医院所在的校区,这边也有银行卡网点,一眼望去发现体检的人一大堆,排队的人都排到了门外,于是火速决定去办理银行卡。
排队排了半个小时,老师突发通知说网络中心断网,没法体检了,得亏我没有排队,不然就全部木大了😂...
一直到下午 3 点,我总算排完银行卡激活的队了,然而这会儿网络中心还没好,仍然没法体检。
“来都来了,我还是先排着吧”,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在校医院等了 1 个多小时。中途网络中心好像恢复了一会儿,我赶紧把抽血和胸片给做了,然后网络中心又断电了...(你搁这仰卧起坐呢╰(‵□′)╯)
等了半天,下午 4 点左右,学校发通知说网络中心暂时恢复不了了,我只得放弃排队,骑车辗转到移动营业厅办理宽带移机。
直到晚上 6 点我猜终于又回到了宿舍,真的感觉腰酸背痛啊😇...
### 5.2. 第 2-3 天
9 月 6 日和 9 月 7 日这两天咱主要是参加了入学教育,完成了剩下的体检项目,申请了英语免修以及和导师完成双选。

体检的时候还给我查出个心脏早搏,额外加了个心电图检查😂,似乎是前几天没休息好。
体检完成、提交了英语免修申请后,9 月 6 日傍晚,为了找到导师,我去了实验室一趟,这也算是我第一次与师兄师姐们见面了。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实验室环境还真挺不错的。
* ✨ **获得工位一处**。
比较巧的是正好这天实验室里人比较齐,一位师兄提到一起出去聚一餐,也就当作是欢迎我了(不过到底应该是他们自己本来就打算吃,正好我来了,可以多 A 一份 😂)。
* ✨ **吃到一餐饭**。
等到晚上导师总算来组里了,组里瞬间谈笑风生,感觉氛围挺融洽的。“我应该选对导师了。”我如此想到。
9 月 6 日晚上,总算是把宿舍里的网给接通了,~~重新踏上信息高速路~~!
9 月 7 日初步摸清了几个校区的位置,自这天开始我就经常在实验室待着了...
### 5.3. 选课日
选课是在 9 月 12 日进行的。和预想的一样,教务系统刚开放选课就开始濒临崩溃了...土豆服务器,你这家伙...
从早上 8 点盘到中午 12 点半,我才终于把课给选完了。其实 11 点左右教务就不怎么卡了,问题是我想选的课那会儿已经被抢光了。于是我用了和本科时一样的持久战策略,疯狂刷新看有没有人退选。
诶嘿,你别说,还真给我逮着空隙选上了 (ˉ▽ˉ;)...
培养计划中要求必修两门数学,于是我干脆在上学期一次选完了两门数学,长痛不如短痛 😂...
## 6. 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前学校发了文化衫,深蓝的风格搭配涤纶布料,颇具几分维修工人的出工穿搭风格:

~~穿上这身衣服感觉自己像是要去参加什么入职培训似的~~😂
说回 9 月 13 日举办的开学典礼,这可能是我迄今为止参加的最有场面的开学典礼了,领导讲话前**足足有近一个小时的文艺表演**。

> 开学典礼会场。
下面放几段视频~
<video controls="controls" style="max-width:100%;" src="https://cdn2.imbottle.com/uploads/20250228summary/singing.webm"></video>
<video controls="controls" style="max-width:100%;" src="https://cdn2.imbottle.com/uploads/20250228summary/drumPlaying.webm"></video>
<video controls="controls" style="max-width:100%;" src="https://cdn2.imbottle.com/uploads/20250228summary/stickMartialArt.webm"></video>
<video controls="controls" style="max-width:100%;" src="https://cdn2.imbottle.com/uploads/20250228summary/motherland.webm"></video>
接下来的校长讲话则结合了一些大数据展示,感觉还是挺新颖的:

整场开学典礼持续了 2.5 个小时左右,10 点半左右就差不多开完了。
写到这我突然发觉,我好像没有本科开学典礼的相关印象?好像本科那会儿开学比较晚,开学仪式交由各个学院自行组织,咱当时所在的学院似乎就组织了个开学团建活动,然后直接就军训开课了... (゚д゚)!
## 7. 意外遇到本科校友
9 月 26 日,数学班群里有一位同学加了我好友,一问才发现是本科轻工大的校友,她说开学时激活银行卡时看到我了。
最神奇当时我俩就大一的时候同时上过一个英语课,本科的专业和研究生专业都完全不同...知道还有人记得自己,这种感觉真的还是挺奇妙的! o(# ̄▽ ̄#)o
## 8. 较为轻松的实验室氛围
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前,我曾无数次给自己做心理预期,总觉得研究生阶段会是比较压抑紧张的,早出晚归且时不时晚上还会在实验室过夜的那种。但真正在咱们实验室待了这么久后,相反觉得自己当时有些杞人忧天了。
一方面,咱们实验室并没有打卡制,因此师兄师姐们可能会中午、下午的时候才来,实验室里通常只有几个人,有时候甚至只有一两人(主要是周末的时候)。我个人比较喜欢比较安静的环境,人较少的时候咱也正好可以专心做事,因此我几乎每天都会去实验室待着(有水有电有网有免费 GPU 资源,配备了大屏,另外还出门就是厕所,这样的“风水宝地”谁不爱呢!😋)。
不过别看师兄师姐来实验室没那么勤,他们是实打实做出了成果的,这也恰恰说明执行力和效率相比于所谓待在实验室的时间长短来说是更为重要的。
组会的话,咱们实验室的组会虽然是每周一次,但采取的是轮流汇报的方式,并不用每周都准备汇报材料(而且形式其实也比较自由,比较容易表达的话口述也可以),只要有进展就行。个人也认为不应该让 PPT 这种形式工程来束缚我们,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应该还是放在研究和工作上。另外因为导师是带比赛的,时常比较忙,有时候组会可能连着三四周都没开...
另一方面,师兄们真的是非常风趣幽默,非常健谈,时常爆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段子,每次听到我都会忍不住笑出来 (≧▽≦)ノシ
比如说就曾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 师兄 A: “我刚刚跟导师说让他常上来监督监督你们。”
> 师兄 B:“出生啊,你这晚上得小心点,小心我给你整点对抗攻击。”(我们组里是做 AI 安全方向的)
> 师兄 A(指着我说):“这你应该请教他,他是搞对抗攻击...后门攻击的!”
> 师兄 B:“那你小心晚上我给你整点后门攻击。”
> (大家突然安静了下来)
> 师兄 B(大笑):“后门攻击哈哈哈哈”
> 师兄 A(嫌弃脸):“你好恶心哦”
> (众人大笑)
也有这样的对话:
> 我买饭带回了实验室,打开盖子。
> 师兄 C:“我知道了,你这是 xxx 那一家的饭!”
> 我:”哇浪,这么准的吗,你怎么知道?”
> 师兄 D:“你可别小看他了,方圆两公里内的香味他可都知道!”
> 我:(佩服的眼神)
-----
要说实验室有什么不好的,可能就是旁边是厕所,而厕所里总有人抽烟吧。每次有人抽烟,厕所里蹲坑的人要吸二手烟不说,这烟还常常会飘到我们实验室里来,乌烟瘴气的。
最逆天的是有时候他们嚼完的槟榔被没有熄灭的烟给点着了,整个实验室里都是一种烧枯叶的味道,半天散不掉。
**我是真没法理解这些花钱伤害他人和自己的人**,无言以对。不珍惜自己,更别谈对他人会怎么样了,这种人我能离多远就离多远 (╬ ̄皿 ̄)ノ。
## 9. 又蹭到饭了家人们
研一上这段时间,每有一位研三师兄找到工作,都会请组里的大家吃一顿饭,印象中蹭了师兄起码有三顿饭,最贵的一次组里吃了一位师兄快 700 块。
而临近新年这段时间,因为组里接到项目了,有几周每天都在忙,导师自掏腰包请我们吃了几顿饭(大伙儿那当然是狠狠地点大鱼大肉,~~好好地宰了一波~~ 😂)
说到吃饭,就**不得不提我们组的指定饭店**——学校东院附近的一家家常菜馆(好像是叫华缘土灶家常菜)了,据说是研三一位郭姓师兄在周边逛吃的时候发掘出来的。
半年来我们这么多次聚餐,几乎都是在这家餐馆吃的。组里都调侃这位师兄是这家餐馆的股东了,自带人脸认证 🤣。每次老板看到我们来了(尤其是看到郭师兄)都会免费给两大瓶饮料,冬天还会免费帮忙给饮料加热。吃完饭结账的时候还会顺带抹零(最多的时候可能能抹掉十几块)。
就味道而言,咱感觉这家餐馆还挺中规中矩的,有些菜口味偏重。不过都免费蹭饭了,还要啥自行车,真香!

吃饭过程中师兄也经常在谈笑风生中爆出一些段子,比如冬天有一次聚餐,老板帮我们把可乐加热了:
> 师兄 A:“这可乐只是单纯地加热了吗?”
> 师兄 B:“老板说还加了点料。”
> 师兄 C:“加了姜丝吗?”
> 师兄 A:“我怎么没看到有姜...”
> 师兄 D:“那能是加了什么?”
> 师兄 A(恍然大悟):“不会是加了水吧!”
> (众人大笑)
## 10. 周边的一些吃的
<details>
<summary>展开来和咱一起觅食(っ◔◡◔)っ~</summary>
### 10.1. 麦当劳和 KFC
每到一个地方,咱首先就会去找最近的麦当劳在哪里。
好在我们这附近麦当劳餐厅还挺多的,南湖校区内部有一家,实验室背后马路对面商业区也有一家(就是过马路不太方便,要绕道。好在 25 年初底下地铁站打通了,可以直接从地下走过去)。

板烧和麦辣系列,我永远的心头爱!
实验室楼下出门就是 KFC,但是 KFC 定价要比麦当劳贵多了,因此咱吃的比较少,偶尔去吃个吮指原味鸡解个馋:

### 10.2. 沙县小吃,兰州拉面以及鲍汁肥牛饭
实验室楼附近我经常吃的三家~~御三家~~店就是这三家了,兰州拉面里的接客小哥更是直接记住我了,每次我一进门他就知道我要吃牛肉拉面加煎蛋😂...
鲍汁肥牛饭的话我其实吃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孜香系列,是真的香啊!

沙县就不必多说了,鸡腿饭永远的神,大排饭也不错,其他我还常吃的大概是鸡蛋牛肉炒饭吧~

> 甚至是国潮来袭!

### 10.3. 十点食客、辰广记鸡汤饭
这两家都离实验室楼比较近。
十点食客这家内部实际上是做小炒的,相比沙县和兰州拉面的现炒盖饭,这边的要平均便宜好几块,比较实惠,味道也还可以。

辰广记鸡汤饭则是我在这附近能吃到的最清淡的一家了,不过起价就是 16 块,感觉还是有些小贵。
### 10.4. 榜王炒鸡米饭、好麦饮食
这两家是宿舍楼附近的。
榜王炒鸡米饭这家实际上也是做小炒的,他们家做出来的盖饭的色泽是真挺不错的,香料加的也比较足,味道可以。缺点是价格偏贵。

好麦饮食这家是早餐店,我经常在他们家吃**萝卜牛腩面**,**只要 10 块**(梦回多年前),面汤味道调的也还不错,每次吃面我几乎都把汤给喝光了。不过老板有些老了,可能有时候会有些糊涂,把汤调的有些淡。

### 10.5. 食堂?
目前咱就去鉴湖和西院校区食堂逛过,感觉...有点寒掺,价格虽然不贵,但窗口和品类确实不多。好怀念本科时的食堂,当时自选餐里的炸鱼和牛排可太好吃了 😭。
在这边食堂里我吃的最多的还是早餐,毕竟食堂里热干面比外面要便宜至少 5 毛钱...
### 10.6. F+ 牛肉饭
按理说有学校食堂的地方应该就有 F+ 牛肉饭,不过在实验楼这附近的 F+ 牛肉饭相反不在食堂里,而是和一家牛肉面馆合用了一家店面。
说来这家店的老板是真的健忘,有一天我去点了份牛肉鸡排饭,付款了他才想起来没有牛肉了,于是给我挖了一大勺炖羊肉(等等,你这店里怎么会有羊肉?算了,反正也挺好吃)😂。 ~~也算是第一次吃到 F+ 羊肉饭了~~...
我刚吃完,后面又来了一位同学,同样点了份牛肉鸡排饭,结果老板又忘了牛肉没了的事,于是也给他挖了一大勺羊肉...
老板这样做真不会亏本吗😂...
### 10.7. 其他
其他还有一些我偶尔去吃的地方,比如锅盔店,锅盔可能也是这附近价位最低的了。
然后就是优惠零食店,无论是宿舍附近还是实验楼附近都开了不少,我经常去这些店买饮料,真挺实惠。
其他还有很多我没探索到的美食,待我日后再来汇报叭~
</details>
## 11. 课业
### 11.1. 研究生阶段的第一节课
咱研究生阶段的第一节课是思政课,这第一节课其实早在开学典礼之前就上了,在 9 月 9 日来着。
这节课的老师是一位比较有趣的老教授,语速比较慢,说一句话可能要停顿 5-10 秒再讲下一句,他经常会结合社会案例乃至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来授课。
### 11.2. 两门数学课
上学期这么多课中最重量级的当属两门数学课——应用数理统计和矩阵论了。
教我们应用数理统计的是彭凯老师,他的**授课风格非常风趣幽默**,会探讨社会时事,从婚恋、感情讲到饭圈,时不时说出一些暴论,经常上课上着上着就歪到别的话题上去了(比如经常会说出他对“女拳”的看法,甚至是以统计学的视角去看)😂,因此同学们有些褒贬不一。不过就我个人来说还是挺喜欢这种风格的,至少能让我一直保持听讲的注意力。
矩阵论老师则比较重理论和推导,上课是真的纯讲干货,而且速度还挺快,一章知识嗖嗖地就过去了,因此对我来说多少有些折磨了,课上很多知识点没搞懂真的是常态了 (╥_╥),让我从十月底一直焦虑到十二月。
不过最折磨的还得是期末周了,连着考两门数学真的差点让我没喘过气来暂且不论,大作业、课程论文啥的也一起冲过来了,真的梦回大二啊!

数学期末考试定在 12 月 28 日,周六,上午考应用数理统计,晚上考矩阵论。我更是直到 12 月 27 日晚上才把两门差不多复习完,再次化身死线战士,感觉自己都要燃尽了...
最糟的是 12 月 28 日凌晨我还被室友整得失眠了,只睡了 4 小时...(一人在床上晃、一人在打鼾 😇),考试时感觉人都在飘着。
晚上考完试后回到宿舍发现自己两只眼睛都充血了,真的是超负荷的一天...
直到 25 年 1 月 13 日出了期末成绩我才松了口气,真不容易啊!
### 11.3. 研究生的压力与情绪
要问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那必属教我们“研究生的压力与情绪”这节课的**雷五明**老师了,后来才了解到这位老师真的是小有名气了,在网上能搜索到很多关于他的信息。

实际上我们在选课的时候,选课系统里显示的并不是这位老师,雷老师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故作正经地给我们解释道:“我实在是不太放心,这课还得是我来上啊,看我多宠你们~”然后又含着笑颜坦白:“其实是在教务里因为有些问题没法挂我名字,就临时顶上了其他老师的名字。”,顺带调侃了教务处总把他课程名输错的事情。
第一节课上雷老师还向我们解释了他名字的由来,“五明”其实指他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他还讲到家里其实还有其他两个早夭的孩子,甚至连家里出国工作的儿子和卖房子的事情都跟我们说了,真的是不把我们当外人啊 😂 ...
雷老师的授课风格可谓是非常风趣幽默,按理说这种选修课在大学里可能台下不会有很多人听,大多同学只是将其当作水课来混,但是雷老师的话语却**像单口相声**似的,就算是盯着电脑和手机的同学也会不自觉地抬起头来听进去。
这位老师还挺有真性情的。记得那会儿在珠海发生了一场惊骇全网的撞人事件,雷老师看到后直接在课上破口大骂:“这人有病吧,tmd”。讲到学校饮水机在不同区域需要下不同 APP 、难以统一,且经反馈也迟迟没有解决时,他也敢直言领导不作为。
另外雷老师不仅会透露一些家事,有时候甚至还会透露一些我们不知道的、被掩盖了的信息,包括附近哪几栋楼经常有人跳、最近有多少人跳、附近的初高中学生的压力、老师的心理状况其实也不好说等等,真的是有些令人意外。或许老师是想用这些触目惊心的例子和数字来引起我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吧。
最有意思的还是在一次课上,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他曾在高速路上遭遇车祸的经历,**甚至为了方便我们理解,他还做了个 PPT**(至少我是真没见过被卷入事故还能如此乐观面对的人)来详细讲述事故的经过,还有他在医院里的一些趣事(比如他告诉我们叫护士的时候喊“护士”和直呼护士名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人对自己的名字极为敏感)。
总的来说这位老师真的是一位非常有趣的大叔,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态度真的十分积极,令人羡慕和钦佩,不愧是资深的心理教师...
## 12. 研究生活
### 12.1. 不了了之的调研任务
早在暑假的时候导师其实就塞了我一个横向调研任务,中途发现我自己调研方向歪了,就全推翻重来,重新写了一份报告。不过这之后一段时间导师就没再提这事了,我也逐渐忘了这事。
直到 10 月 12 日导师才突然想起来还有这回事,问我搞得怎么样了,结果我铸币了,把最早写的那一版错误的报告给导师了😂...
导师看了后叹了口气,让我再重新调研一下。过了几天导师让我把已有的调研结果都给他发过去,那我自然是把之前重写的那份给他了。不过这之后他是真的没再提这事了,这回调研任务也就不了了之了...
老实说这调研任务和我的方向实在是偏差的有点太远了,很有些超出我能力范围了,真的是没什么头绪,不了了之也算是让我松了口气吧。
### 12.2. 组里接到的奇怪项目
听师兄说我们组其实很少有什么横向做,导师很少接项目,我还以为这学期在课余能把精力放在读论文上了呢。
结果好景不长,导师似乎被学校塞了一个项目,初看没那么难,结果实际操作起来发现完全是人工核对工作,堆人海战术的那种,真的是给我做绝望了...最难过的一次是为了核对一张表,完全搭进去了一周的时间,真的是找不到任何意义。不过好在做项目还是有工资的,比每月补助要多出很多。
好不容易搞得差不多了,结果上面领导又提新要求反复改,可以说是让我们提前领悟到社会的险恶了...
### 12.3. 其余时间
除了项目和调研外,我上学期主要做的还是读论文,写笔记来着。10 月底开始想一些 idea,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总是被别人做了,实在是很有些迷茫啊!
## 13. 宿舍生活
这回咱遇到的几位室友性格都还挺好,但不好的地方是他们都带有一些难以改变的特质...一位室友有狐臭,而还有一位室友晚上打鼾声音很大...
最要命的是这边床架子没有本科时那么牢固,对面的室友如果翻身的话我这边震感和晃动感会很明显。
这几个连招下来,感觉我在宿舍真的经常睡不了什么好觉 😂。

> 精神状态如图。
唉,无论有意无意,集体生活就是容易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出现。不求能当好朋友,但求能和睦相处吧。
## 14. 其他一些杂事
### 14.1. 研究生证
研究生证发的着实有些晚了,我直到 11 月 15 日才拿到 😂...攥在手上感觉还是挺兴奋的。

## 15. 总结与展望
转眼已经到研一下,23 年的备考历程似乎已经离我很远了。研究生阶段的生活没有我所想象的那么压抑,但也不如本科生活那样轻松自在、丰富多彩,人际交往圈也收的比较窄,总的来说还是较为枯燥的。
最近我也算是想到了个看似可行的 idea,希望今年能成功把实验做出来,然后把小论文给发出来吧!
研途漫漫,愿我能在这一年里不负自己,不负时光。
看到这里的各位,也请多多加油!✧٩(•́⌄•́๑)و✧
<script>/*
bblock.s();
*/</script>
{(PostContentEnd)}
{(PostTag)}日常,学习,总结,校园{(PostTagEnd)}
{(PostID)}300{(PostIDEnd)}
{(PostCover)}none{(PostCoverEnd)}
{(PubTime)}1742122380588{(PubTimeEnd)}
{(EditTime)}1742122380588{(EditTimeEnd)}
{(PageType)}post.otp.html{(PageTypeEnd)}